聂鹏,德国霍恩海姆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为米兰网页版,米兰(中国)经济系副教授(特聘研究员),德国霍恩海姆大学健康护理与公共管理学院高级访问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健康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主观幸福感和家庭食品安全。一些主要研究成果已发表于China Economic Review, Economics & Human Biology, Applied Economics,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Journal of Population Ageing,Asian Population Studies等国际SSCI和SCI源期刊。并担任The Journal of the Economics of Ageing, The B.E. Journal of 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 China Economic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BMJ Open, Nutri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Habitat Internatio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arative Sociology等国际SSCI和SCI源期刊的匿名审稿人。自2015年以来,担任国际健康经济学学会 (International Health Economics Association, iHEA) 会员并被邀请为国际健康经济学学会年会审稿专家委员会成员之一。从2016年以来一直担任国际青年经济学家春季年会 (Spring Meeting of Young Economists, SMYE) 的审稿专家。自2012年已参加国际重要学术会议及研讨会近40余次并多次被邀请为论文评论员。目前正在进行一些有关主观幸福感、健康和营养方面的研究课题,包括中国雇员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流动的关系、自然灾害对阿富汗育龄妇女贫血症状的影响,农业多样化与印度五岁以下小孩营养不良的关系,以及古巴成年人健康风险意识和肥胖的关系等。
Q1.聂老师您好,首先我们了解到您是在国内读的管理学学士与硕士,在德国的霍恩海姆大学拿到了经济学博士学位,现在已经成为副教授,入选了学校“青年拔尖人才计划”,特聘研究员,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榜样力量。我们很想知道您是如何一步步取得这些成绩的,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您的求学及科研经历吗?
我首先谢谢你们给我这样一个很好的机会和你们进行学习和交流。硕士期间我学习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当时主要做有关收入不平等和食品消费方面的实证研究,这个研究兴趣和我后来申请德国的博士项目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012年德国霍恩海姆大学食品安全中心面向全球招收5个博士项目候选人,这个全球食品安全博士全额奖学金是由德国DAAD(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资助。从 2011年年初开始准备申请材料,到2011年9月份提交申请,接下来,通过一轮轮的考核和面试,最后一直到2012年春节的时候,非常幸运地能够被录取。我记得很清楚,2012年8月29日从国内坐飞机去德国,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也是第一次去国外,8月30号到达德国斯图加特市,9月份正式在霍恩海姆大学进行自己的博士学习,当然,9月份这一个月都是集中性的德语培训,接下来的一年就是通过所有必修课(包括经济学科学院、健康护理与公共管理学院和食品安全中心开设的博士课程)和外语(包括英语和德语)课程。一直到2015年6月10日完成博士答辩,接着8月份开始自己的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年7月3号,结束两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后回国,入职西安交通大学(西交大)。
在过去这五年的学习和工作中,不仅仅是如何在完全陌生的国际环境下有效进行独立学习,如何做米兰网页版,米兰(中国),如何培养个人自信心,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正确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如何学习一门外语等诸多方面,对于我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历练。记得那个时候基本上每天很早到办公室,然后晚上很晚回家,特别是博士学习的时候,基本上把周末的时间也利用起来了。这样经过第一学年课程的学习,自己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但是我的每一点成长离不开导师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印象最深刻的是,导师办公室里面的一个小黑板,当讨论到一些科研问题时,为了更好的地表述出来,直接从椅子上一跃而起,走到黑板前,将自己的想法直观地展现到我面前。每一两周和导师进行一次面对面的讨论,每次的讨论对于我来说都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和总结。很多时候一次讨论持续两三个多小时。每个研究,从idea到draft,到manuscript,到submitted,到under review,再到first-round revise,second-round revise……,最后acceptance,都不会缺少一种基本的科研素质-叫做坚持。每年会有很多次去参加国际重要会议的机会,当然,自己手里必须有汇报的论文。每一次所参加的会议,对于我自己来说,都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而且能够结识很多新的科研伙伴,也有很多机会碰到自己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参加各种专业的计量知识的集训课程也是一种常态,一年至少也会有两三次。此外,特别在博士学习期间,也会有各种各样soft skills的集中学习和培训,比如present with an impact、 debate and speech等。这些对于博士生来说,也是需要掌握的技能,而且能够提升自己的外语水平和自信心。博士阶段所参加的课程的教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仅仅是闭卷考试,还有作报告、小组讨论、不同利益群体的角色扮演等等。更重要的是,注重将理论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整个课程结束后,对知识的掌握比较系统而且能够达到一个真正的理解程度,而且能够应用到后面自己的研究中。
总体上来说,在德国读博士难度很大,但是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付出,加上导师的悉心指导,最后一定会给自己的博士学习划上一个完满的句号。当然,这个只是我们人生历程中的一个阶段,但是它对于我来说应该是最难忘最深刻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博士后阶段的研究比博士阶段要求更加严格苛刻,毕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且,给硕士生授课也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
Q2.聂老师,您回国后为什么选择来西安交大任教呢?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选择学校会综合地进行考虑,当然,待遇是一个方面,保证在一个城市的基本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支出;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看所在大学所在学院未来的发展前景,也和自己的职业规划结合起来。考虑在未来的工作环境中,如何对短期及长期的个人发展做好定位,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之所以选择西交大,选择经金学院,首先,我想,西交大对于自己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咱们学院也拥有自己的优势学科,有非常不错的科研团队。此外,能够把学院已有的发展经济学这一学科,和我自己的研究兴趣很好地结合起来。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健康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主观幸福感和家庭食品安全。这四个主要研究兴趣其实和发展经济学都是有交集的。而且,我喜欢经金学院的科研氛围,这里有很多不同背景的科研团队和老师,会有很多不同的科研声音,可以给我很多启发,我喜欢和不同科研背景的人的沟通,喜欢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大环境。在这样一个氛围中,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因为我觉得人的一生能干自己喜欢的事,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特别是过去的五年中,包括在德国三年博士学习和两年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直到现在,我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包括自己完成和将要开展的每一个研究,所以我很快乐。当然,也很荣幸能够成为西交大,成为经金学院这个大家庭的一员。
Q3.聂老师,您现在有给学生授课吗?
我上个月和经济系的李春米老师一起给大四的学生上发展经济学的课程,已经结课了。下个月接着要和李春米老师一起给研究生讲授发展经济学专题。期望能够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给同学们分享一些相关领域的前沿问题,和他们一起讨论。
Q4.那您对交大以及交大学生的印象是什么呢?
从我7月18日来交大这四个多月以来的所见所闻,很明显,能感受到“交大效率”和那种交大人独有的“西迁精神”。从校领导、院领导,到老师们,再到同学们,都能感受到我们交大的速度,交大的效率。最近交大入选了双一流队伍,就像王树国校长在学习十九大精神的座谈会上提到的,我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交大也进入了关键期,拥有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当然,有机遇也有挑战,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应对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我们学院有自己的定位,如何在双一流的大学中将自己的学院建设成国际范围内的一流学院,作为交大的一员,学院的一员,自己需要定更高的目标,心中常怀大目标,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
再谈谈本科生和研究生。先说说本科生,因为我前段时间上课中接触的都是大四的学生,他们的到课率很高,我讲授的过程是在满足我们教学大纲的情况下,尽量讲授一些前沿的知识,哪怕他们是本科的学生。记得很清楚,在课间或者课堂中有时候同学们也会问到一些非常有趣的问题,比如资源的错配、养老金体系等,很喜欢在课堂中和同学们一起互动、一起探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问题。我认为本科的学生也应该尽早地培养做科研的意识和能力,做科研并不只是研究生或是教授的事情。本科其实也能做出很好的科研,他们也有很好的ideas。其实,在讲课中,我也尽量将理论与实践应用要相结合,我不仅会讲专业的背景知识,也讲一些前沿的研究主题,更重要的是,启发同学们发掘出现有的研究还存在哪些不足之处,这可能对他们毕业论文选题也有所启发。当然,做这种前沿的研究可能难度比较大,但是,这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有时候idea很新,现有的研究很少,哪怕做了一点点contribution,就已经很不错了,而且最终将自己的idea发表出来。这样或许也能给自己的本科阶段的学习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与研究生的接触中,特别在一些国内外知名学者的报告中,我发现他们也会大胆地提问,对一些问题质疑,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个是很难得的,始终保持一种充满好奇的态度,并具有质疑精神,我想这些应该是做科研的一些基本素质吧。
Q5.聂老师您主要研究主要方向就是健康经济学,但是目前很多人对健康经济学还不是很了解,你能不能在这里简要介绍一下?
在介绍健康经济学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对健康的定义作一简要的介绍,其实早在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对健康进行了明确地定义:“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体质强健,而是生理和心理的健康,以及社会的福祉和完美状态”。之后,著名经济学家Sen从可行性能力的视角对健康的定义进行丰富和扩展,将健康看作是一种能力和自由。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健康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它本身就是评估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方面。同时,它对人类发展的其他方面,比如人力资本特别是教育、经济发展等具有强有力的工具性作用。当然,它本身也受到人口、经济和社会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健康经济学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应该追溯到1963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著名经济学家肯尼斯·约瑟夫·阿罗(Kenneth J. Arrow,197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一篇开创性文章,题为“Uncertainty and the welfare economicsof medical care”。所以,我们经常说阿罗是健康经济学创立之父。阿罗特别强调健康不同于其他商品,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健康的不确定性。健康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如果我们说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那么,健康经济学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是研究健康的这一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我个人理解,健康经济学包括两大主题,健康和健康护理(health and health care)。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健康和健康结果(health and health outcomes)。它至少涉及到八个主要方面,包括健康和价值、健康和不健康的影响因素、健康和健康护理的需求、健康护理的供给、健康保险、健康护理市场、健康的经济学评价以及效率和公平。需要注意的是,健康经济学不仅仅吸收了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应用,而且也融入了其他诸多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比如生物统计学、传染病学、人口学、心理学、政治学和公共管理等。很明显,进行有关健康经济学的有关研究具有很强的跨学科背景。这一点,我自己也有很深的切身体会。
另外,大家如果仔细学习最近的十九大报告,我们会发现,报告中已经明确指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这其实暗示,现在国家已经把健康这一主题提高到了一个战略的地位。其实在2016年8月19日到20日,习近平同志已经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特别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虽然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关注这一领域,但是我还是期望有更多的学者、老师和同学们关注这一领域,不断拓宽和丰富我们对个人发展,个人福祉的理解,最终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健康和幸福的美好生活。我坚信,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每一个人都至少有一个很好的理由关注健康经济学。
Q6.您不仅发了很多高质量的文献,更是担任了十余家国际著名期刊的审稿人,老师您从一个审稿人的视角出发,对现在的研究生的文章有什么要求和建议呢?
站在一个审稿人的角度,有些投稿文章,特别是有关中国方面的研究,更多的是运用一些计量方法,并没有联系到中国的实际情况,这个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研究方法如计量方法只是一个研究工具和手段。有时我在审阅稿子过程中,发现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英语专业写作的问题。此外,就是稿子中会出现一些低级错误,比如拼写、专业名词等等,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匿名审稿人对文章的第一印象。更重要的是,有的时候,一些英语表达不具有可读性。有的时候,一些文章的架构和方法运用也不太规范。所以,我建议,如果研究生尝试去进行英文论文写作和投稿,首先结合咱们国内的实际发展情况,要不断加强自己的英文专业论文的写作能力。研究生期间应该有很多机会参加一些针对性的集中培训或者学期课程,这个是必要的。另外,在投稿之前,自己一定要细致地精度好几遍,而且邀请合作者们进行都double-check。避免一些低级错误,还有书写规范。另外还可以让导师,让科研同伴看看,保证自己写的文章别人能够看懂。在条件容许情况下,建议让专业编辑进行语言润色。给研究生同学还有一个小的建议,就是一定要多练习多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practice makes perfect。
Q7.目前大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都面临着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经常会感到心情抑郁,请问您在研究主观幸福感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提高同学们的幸福感呢?
目前,在大学里面,一些有关心理学的课程是缺失的。并且,现在不仅仅国内的大学生,包括一些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也会出现一些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有什么途径提高幸福感?我自己有一些比较粗浅的想法:首先是自信心的培养,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比较可行的是,先做一个短期目标,比如说我近期要完成什么计划,当然是可以实现的计划,不是遥不可及的。这样一个个小目标逐渐实现,自己自信心也能够提升,从每个小目标的完成过程中也能够获得一种小的成就感。这一点本质上其实涉及到了如何去定义幸福感的问题。每个人对幸福感的理解也不同。当然,也要有一个中长期目标。比如,硕士阶段两三年的学习,自己期望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预期。三年的时间其实很短暂,但是如果合理地利用好,把自己的时间管理好,会有一个非常好的结果。其次,要更加客观地看待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学会变通,不必钻牛角尖,要有格局,心胸更宽广,尝试着从多角度看同一个问题。其次,学会与人沟通,学会遇到问题时不要一味地抱怨,多从自身的角度考虑下,积极地补自己的短板。除了努力学好本科或者研究生的课程之外,可以尝试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比如对soft skills方面的培养,志愿者活动等等。最后,常怀一颗感恩之心,一颗平常心。或许这样更加容易获得幸福感。当你感到快乐幸福的时候,突然发现,原来快乐幸福其实很简单。
再次感谢你们给我这样一个很好地和你们进行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那好,本期的博文有约到这里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非常感谢聂老师能为我们答疑解惑,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相约每周一,我们下周不见不散哦。